酒票酒的风俗清代各类酒的发扬光大

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清代,不论是社会生产还是科技的发展,都远远超出先前的各个朝代。在酿酒和药酒的使用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清代出现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名酒。清乾隆年间,大臣张照献松苓酒方,乾隆皇帝便命人照方酿酒:寻采深山古松,挖至树根,将酒瓮开盖,埋在树根下,使松根的液体被酒吸入,一年后挖出,酒色一如琥珀,味道极美。乾隆皇帝常有节制地饮用松苓酒,有益长寿。有人说乾隆寿跻九旬,身体强健,与饮松苓酒有关。

张照

(年~年),初名默,字得天、长卿,号天瓶居士。乾隆时大书法家,常为乾隆皇帝代笔,擅长行楷书;聪明颖悟,深通释典,诗多禅语。书法天骨开张,气魄浑厚。兼能画兰,间写墨梅,疏花细蕊,极其秀雅。通法律,工书法,尤精音律。

在清代,蒸馏酒的技术已经和后世酿酒技术十分接近。在水井坊一共发现了4处灶坑遗址,其中两个是清代灶坑。水井坊遗址让人们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古代酿酒的全过程:

蒸煮粮食,是酿酒的第一道程序,粮食拌入酒曲,经过蒸煮后,更有利于发酵。在传统工艺中,半熟的粮食出锅后,要铺撒在地面上,这是酿酒的第二道程序,也就是搅拌、配料、堆积和前期发酵的过程。晾晒粮食的地面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晾堂。水井坊遗址一共发现3座晾堂。

晾堂旁边的土坑是酒窖遗址,就像一个个陷在地里的巨大酒缸。水井坊有8口酒窖,内壁和底部都用纯净的黄泥土涂抹,窖泥厚度8厘米到25厘米不等。

酒窖里进行的是酿酒的第三道程序,对原料进行后期发酵。经过窖池发酵的酒母,酒精浓度还很低,需要经进一步的蒸馏和冷凝,才能得到较高酒精浓度的白酒,传统工艺采用俗称天锅的蒸馏器来完成。

北京酿制白酒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金代将北京定为“中都”时就传来了蒸酒器,酿制烧酒。到了清代中期,京师烧酒作坊为了提高烧酒质量,进行了工艺改革。在蒸酒时用作冷却器的称为“锡锅”,也称“天锅”。蒸酒时,需将蒸馏而得的水,经过放入天锅内的凉水冷却流出的成酒,及经第三次换入天锅里的凉水冷却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他处理。

因为第一锅和第三锅冷却的成酒含有多种低沸点和高沸点的物质成分,所以一般只提取经第二次换入“天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这就是所谓的“二锅头”,是一种很纯净的好酒,也是质量最好的酒。

二锅头 

北京酒酿制技艺,源于元代的烧酒,是北京历代重要技艺传人以师徒相教,口传身授,代代相传的形式为载体的民间手工艺。这一古老的酿造技艺自清康熙赵氏以来传承九代,历经余年。

清代末期,二锅头的工艺传遍北京各地,颇受文人墨客赞誉。清代诗人吴延祁曾云:

自古才人千载恨,至今甘醴二锅头。

据说,清代小说家曹雪芹与敦诚相聚次数较多,二人的“佩刀质酒”故事广为流传。

在当时,曹雪芹在专供皇族子孙及宗室子弟入学的宗学里当差,清太祖努尔哈赤兄弟阿济格的后代敦诚、敦敏两兄弟在宗学里学习,由于双方的遭遇相仿,脾气、爱好相投,逐渐成为知交。

有一年秋末,曹雪芹从山村来北京城探访敦敏。由于心事重重,一晚上都睡不好,很早就起床了。偏偏这天天气变了,从夜里就下起淋漓的冷雨来,寒气逼人。

曹雪芹衣裳单薄,肚子里又无食,冻得直发抖。嗜酒如命的曹雪芹这时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喝一斤烧酒,暖暖身子。但时间尚早,主人家都还在睡着。

曹雪芹 

(约年~约年),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他素性放达,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正在苦闷的时候,这时有一个人披衣戴笠走来了,曹雪芹仔细一看,竟是好友敦诚!敦诚看到曹雪芹后,更是惊喜不已。他们没讲几句话,就一同悄悄地到附近的小酒店买酒喝去了。

曹雪芹几杯酒落肚后,精神焕发,开始高谈阔论起来。酒喝完了,两人一摸口袋,却是囊中羞涩。于是解下佩刀说:“这刀虽明似秋霜,可是把它变卖了,还买不了一头牛种田。拿它去临阵杀敌,又没有咱们的份儿,不如将它作抵押,润润我们的嗓子。”

曹雪芹听了,连说“痛快”!之后敦诚作了一首《佩刀质酒歌》,记录下这段偶遇。

曹雪芹嗜酒健谈,性情高傲,他卖画挣得的钱,除了维持一家“食粥”以外,就是去买酒喝,或者还酒债。最终因为抑郁的情绪难以排解,一醉方休,傲世而终。

清代,各地的酿造酒的生产虽然保存,但绍兴的老酒、加饭酒风靡全国,这种行销全国的酒,质量高、颜色较深。

加饭酒 

是绍兴黄酒的一种,它是在生产时改变了配料的比例,增加了糯米或糯米饭的投入量而得名的。加饭酒是一种半干酒。酒质醇厚,气郁芳香。具有和血、行气、提神、驱寒、壮筋骨等诸多的保健功能。经常饮用能使人精神旺盛,体力充沛。

清代,绍兴黄酒不但花色品种繁多,而且质量上乘,从而确立了我国黄酒之冠的地位。当时绍兴生产的酒就直呼绍兴,到了不用加“酒”字的地步。特别是清代设立于绍兴城内的沈永和酿坊,以独创的“善酿酒”享誉海内外。康熙年间有“越酒行天下”之说,可见当时盛况空前。

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绍兴酒在全国就已享有盛名。上自皇宫内苑,下至村夫草民,皆以喝绍兴酒为荣。因清朝皇帝对绍兴酒有特殊的爱好,清代时已有所谓“禁烧酒而不禁黄酒”的说法。

惠泉酒

清代,惠泉酒已是进献帝王的贡品。无锡惠山多泉水,相传有九龙十三泉。经唐代陆羽、刘伯刍品评,都以惠山寺石泉水为“天下第二泉”,从而声名大振。

早在元代时,就用二泉水酿造的糯米酒,称为“惠泉酒”,其味清醇,经久不变。在明代,惠泉酒已名闻天下。曾任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的李东阳,在《秋夜与卢师邵侍御辈饮惠泉酒次联句韵二首》中,有“惠泉春酒送如泉,都下如今已盛传”、“旋开银瓮泻红泉,一种奇香四座传”之诗句。

纪晓岚 

(年~年),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清代文学家。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是我国的大文豪之一,文采超过他的人屈指可数。其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到清代,惠泉酒更是名扬天下。年康熙帝“驾崩”,雍正帝继位,曹雪芹之父在江宁织造任上,一次就发运40坛惠泉酒进京,由此可见无锡惠泉酒已然成为贵族之家的饮用酒。曹雪芹对惠泉酒显然比较熟悉,因此把它写进了《红楼梦》。

绍兴黄酒鉴湖春在清代也已名扬天下。关于鉴湖春的来历,民间还有个故事,与乾隆皇帝有关:

这一年,乾隆皇帝携纪晓岚、和珅等大臣下江南。一日,一行人进了浙江境内,关于当晚下榻何处,众大臣意见不一,和珅主张下榻西湖边的行宫,纪晓岚主张入住绍兴鉴湖边的沈家。

沈家是绍兴数一数二的大户,所酿造的绍兴酒更是远近闻名,当地人都习惯称为“沈家酒”。但沈家虽然富有,与西湖边的皇帝行宫比起来自然逊色不少。但纪晓岚更希望乾隆能够深入民间。最终乾隆听取了纪晓岚的意见,决定入住沈家。

沈家自是激动不已,当晚在鉴湖边设下宴席款待乾隆君臣,自然少不了“沈家酒”。

次日,乾隆走访绍兴,感触颇深,信笔提下《咏绍兴》:

鉴湖春来早,楼榭水中摇。自古豪杰地,酒家知多少。《清稗类钞》

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从清人的文集、笔记、札记、报章、说部中,广搜博采,编辑而成。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举凡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

自此以后,沈家酒就有了御赐的新名字“鉴湖春”并被封为贡酒。

清代是我国葡萄酒发展的转折点,由于我国西部的稳定,葡萄种植的品种有所增加。据清代徐珂的《清稗类钞》记载,清代的葡萄种类不一,自康熙时哈密等地咸录版章,因悉得其种,植渚苑御。

葡萄有白色、紫色,有的长得像马乳。大葡萄中间有小葡萄的,名公领孙;琐琐葡萄,味极甘美。还有一种叫奇石密食,回语滋葡萄,属于本布哈尔种,西域平定后,遂移植到清皇宫。

清帝王非常喜爱葡萄酒,特别是康熙帝,对葡萄酒更是钟爱有加。据说有一次,康熙帝得了重病疟疾之后,几位西洋传教士向皇帝建议,为了恢复健康,最好每天喝一杯红葡萄酒。康熙帝保持这个喝红葡萄酒的习惯一直到去世。康熙皇帝把“上品葡萄酒”比作“人乳”,因此他有生之年经常饮用。

清代,葡萄酒不仅是王公、贵族的饮品,在一般社交场合以及酒馆里也都饮用。这些都可以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所作的《赴淮舟行杂诗之六·相忘》写道:

短日千帆急,湖河簸浪高。绿烟飞蛱蝶,金斗泛葡萄。失薮哀鸿叫,搏空黄鹄劳。蓬窗漫抒笔,何处写逋逃。

曹寅官至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准盐漕监察御史,生前享尽荣华富贵。从此诗中可以看出,葡萄酒在清朝是上层社会常饮的樽中美酒。

清代后期,由于海禁的开放,葡萄酒的品种明显增多。《清稗类钞》还记载了当时北京城有3种酒肆,一种为南酒店,一种为京酒店,还有一种是药酒店,则为烧酒,以花蒸成,有玫瑰露、茵陈露、苹果露、山楂露、葡萄露、五加皮、莲花白等。当时,凡是以花果所酿的酒,皆可名为“露”。

《西域闻见录》 

成书于年,满洲正蓝旗人七十一著。七十一,号椿园。《西域闻见录》为七十一在“库车办事时”所撰。书中详细记录了当时西域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物产习俗,是难得的史料笔记,多为后人所引用。

当时的药酒店还出售白兰地酒。据《西域闻见录》载:“深秋葡萄熟,酿酒极佳,饶有风味。”“其酿法纳果于瓮,覆盖数日,待果烂发后,取以烧酒,一切无需面糵。”这就是葡萄蒸馏酒。

清代酒业兴盛,随之而来便是酒具的耀眼夺目,由于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对瓷器的喜好,我国制瓷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瓷器除青花、斗彩、冬青外,又新创制了粉彩、珐琅彩和古铜彩等品种,真可谓五光十色,美不胜收。

清代流传在世的精美瓷酒器有很多,最常见的器形主要有梅瓶、执壶、压手杯和小盅等,如景德镇珐琅彩带托爵杯、康熙斗彩贺知章醉酒图酒杯、青花山水人物盖杯、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以及各种五彩人物压手杯等,均为清代瓷酒器精品,饮誉海内外。

清宫设有“造办处”,专为皇室制造各类物品,其下所设金银作和玉作便是承做金银器和玉器、珠宝的重要作坊。北京故宫所藏的不少原清宫酒器,如雍正双耳玉杯、“金瓯永固”金杯等即为造办处所制。除此,外埠贡入的金银、玉质酒器也不在少数。

清代的瓷、金、银和玉等质地的酒器多仿古器。如清宫御用的双耳玉杯、龙纹玉觥、珐琅彩带托爵杯、铜彩兽耳尊、各类瓷尊、双贯耳瓷壶和天蓝釉双龙耳大瓶等,皆为清代仿古酒器。清代仿古酒器盛行,与康、雍、乾3位皇帝嗜酒有关。

在清代,作为酒文化载体的酒器,也与众多名酒一样,交相辉映,共展我国酒文化的无穷魅力。

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是清宫珍藏的金器。清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了各式酒杯,其中不乏龙耳作品,且式样颇多,这件金杯的设计及加工皆属上乘,是皇帝专用的酒杯。“金瓯永固”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

每当元旦凌晨子时,清帝在养心殿明窗,把“金瓯永固杯”放在紫檀长案上,把屠苏酒注入杯内,亲燃蜡烛,提起毛笔,书写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语。所以,“金瓯永固杯”被清代皇帝视为珍贵的祖传器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