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有什么神奇之处,我们为什么食用酵素产

果蔬酵素酵素就是酶,台湾地区称为酵素,台湾的酵素技术来自日本,之后引入中国。酶(enzyme)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是人体重要的生物催化剂们支配着生物的新陈代谢、营养和能量转换等许多催化过程,与生命过程关系密切的反应大多是酶催化反应。关于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其中,年,德国马普生物研究所科学家施旺(T.Schwann,—)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解开消化之谜。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逐步全面掌握了酶,并形成了酶学科。酶催化反应的能力叫酶活性)。酶活性可受多种因素的调节控制,从而使生物体能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维持生命活动。没有酶的参与,新陈代谢几乎不可能维持。而酶催化反应速度受酶浓度、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响。各种酶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度最大。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酶促反应速度可以相应提高1~2倍。不同生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不同。动物组织中各种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微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最适温度为25~60℃。也有其他生物体的温度更高。一种酶的分支结构示意图也就是人类酶的最适宜温度是小于60℃。研究表明适温度在60℃以下的酶,当温度达到60~80℃时,大部分酶被破坏,发生不可逆变性;当温度接近℃时,酶的催化作用完全丧失。这也就是为何人在发烧时,不想吃东西的原因。人体会产生酶,此外如果我们想通过食物摄入酶,显然温度不能超过60℃;同理,酵素产品在其产生酶的生产过程温度也应该控制在60℃以下才行。否则在入口前或在生产过程,酶都已经被破坏了。这也是很多酵素产品说明兑温开水(小于60℃)饮用的原因。许多中毒性疾病几乎都是由于某些酶被抑制所引起的。如常用的有机磷农药(如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等)中毒时,就是因农药使酶失去活性,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如肌肉震颤、瞳孔缩小、多汗、心跳减慢等。某些金属离子引起人体中毒,也是因金属离子使酶失去活性。既然酶支配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含酶食品就应运而生了。含酶食品也就是酵素产品,目前市场上作为食品销售的酵素产品主要有酵素颗粒、酵素粉、酵素液,也有将酵素植入或涂覆与其他食品表面的产品。市场上的酵素产品通常是使用水果、蔬菜和助剂或糖进行发酵、也会加入一些益生菌。按前述,为了酶的存活,发酵过程温度应控制在60℃以下,这点在工艺上可以控制。但是果蔬经发酵后变成液体,如果要做成酵素颗粒或粉末,就要进行浓缩、干燥,温度也应该控制在60℃以下;但是一般食品工业的颗粒成型是使用喷雾干燥,而喷雾干燥温度一般高达℃。当然有些厂家宣称使用真空干燥、减压蒸馏技术保证在低温下进行浓缩、干燥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按我国现有的食品分类,果蔬酵素颗粒、酵素粉、酵素液属于饮料,包括固体饮料。饮料执行标准是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国家标准GB对微生物指标的规定如下:首先,按罐头工艺生产的饮料微生物指标是执行商业无菌。商业无菌一般是对罐头食品的要求,保质期比较长,可达2年,需要达到“不含任何在产品储存、运输及销售期间能繁殖的微生物”,不可能还会有酶(或酵素)这种活性物质。其次,非罐头工艺生产的饮料,其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用五分方法列出,可能普通消费者没有概念,简单地说,饮料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比一般食品严格10倍以上,在食品里要求是比较高的。通常饮料生产企业,需要有10万级净化车间,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左右)、无菌灌装或灌装后杀菌,后杀菌温度最低的巴氏杀菌,温度80℃左右,这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微生物指标要求。显然按正常饮料生产工艺,生产出的酵素产品不会有活性酶成分了。在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之前,国内研究人员曾试图使用水、酒精从青蒿中提取抗疟疾有效成分,但是都失败了。年屠呦呦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因为乙醚沸点低,能保持低温下提取,她成功地从青蒿中提取到活性青蒿素,对疟疾病毒杀灭率%,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同样,如果有人宣称能生产出既符合国家标准GB的饮料产品,又具有酶活性的酵素产品,那么也可以得诺贝尔奖了。那么市场上有没有具有富含活性酶的酵素产品呢?应该是有的,但是按前述整个生产过程要保持60℃以下,这些酵素产品按国家标准GB检测,微生物肯定超标,这是个问题:消费者愿意食用,但是又不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看来是标准跟不上产品创新的快节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