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酒在汉代可以称为煮馏,酒度达到20度

文/王德恒

年1月15日,刘贺墓出土的器物整体提取到实验室。

年3月2日,专家组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确认墓主为汉废帝”刘贺。

此时,许多研究中国酒文化的人注意到海昏侯墓出土一套的一套标签为“青铜蒸馏器”的物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且先不论它是不是曾用于白酒的蒸馏,它的价值都不可低估。

刘贺墓出土的蒸馏釜

东汉年间蒸馏器,上海博物馆五十年代藏。经实验能够蒸馏出酒。

东汉年间蒸馏器,上海博物馆五十年代藏。经实验能够蒸馏出酒。

较之刘贺墓蒸馏器出土还早的是年出土的“新莽”(西汉末年)年间的一套类似蒸馏器。这两套蒸馏器的出土,应该比许多人主张的蒸馏酒“始于东汉”年间又有提前。

编号为张家堡lyr新莽墓位于西安市北郊,西距汉长安城约2.5宫里。该墓发现于-年,随后进行了清理。墓葬为竖穴土圹砖室,南北向长斜坡墓道,墓道与墓室之间以甬道相连,墓道东侧靠近墓门处南北并列两个耳室,墓室前端靠近甬道处东西各有一个侧室。据简报报道。

蒸馏器就出土于北耳室,整个铜蒸馏器为一套三件,同时出土陶器(含釉陶)和铜器四十九件,餐具食具为多,小釉陶鼎就有十三件等。南耳室出土的三件铜筒形器、大釉陶鼎四件、釉陶筒形器三件等应该和这件蒸馏器也有关系。

这件蒸馏器分别由筒形器(含箅隔)、鍑和器盖组成,出土虽已倾倒,仍可看出三者套合放置的基本特征。鍑置于筒器内,而器盖则置于鍑之上,因筒形器倾倒而略被甩出,但下部尚在筒形器内。这种套合放置特征,一定程度地揭示出三者之间的组合关系,在报告中就被统称为“蒸馏器”。

刘贺墓出土的蒸馏釜

筒形器的结构可分上下两部分,上大下小。断面呈二层台结构。上部应为主体结构,直口,平折沿,深腹呈筒状,腹壁向下微内收;上腹有一周凸面宽带,宽带上有一周凸棱,并附有对称的铺首衔环;平底微内凹,中部略高,巾空处置有圆形算隔。底边一侧有略下斜的管状小流;圆形箅隔上留有米格形孔,算隔中央附有衔环。下部是附属结构,高圈足,上接底部中空部分,亦呈向下微内收的筒状,近底端有一周凸棱。简形器口径23.4厘米、底径22.8厘米、下端径12、通高35厘米。

“器盖”是由上下两个部分套合铆接而成,外形均似漏斗,区别在于柄部无孔无漏,套接后整体形态又近似灯形或豆形。上部盘体相对宽大,平折沿,沿面附有对称的衔环,圖底近乎,下附实心柱状柄,柄端呈凸字形结构。下部盘体相对较小,呈伞盖状,上附柱状柄,柄端呈凹字形结构。上下两部分以柄端子母扣榫卯结构相接,并以铆钉铆合固定。盘口径23.2厘米、下端径16.8厘米、通高18.8厘米。

铜鍑是敛口的,沿面平齐,口沿两侧附有对称的衔环;扁圓腹,腹中部出檐。

如果将其称为“蒸馏器”,那么是缺少箅子的。

换一个角度思考:就是那个命名为“器盖”的如果不是起的封盖作用,主要功能用于冷却,称之为“冷却器”或者”天锅”,那么一切就说得通了。

这个器形态结构似灯似豆,正好上部宽而浅的盘形部分,就是主体结构,用以盛放冷却水;圜底结构会使冷凝的露滴汇聚于中心部分,而其下正对算隔。为了防止冷却的液体重回鍑内,又在其下接伞盖形底,使之滴落到筒形器底面周边较低处,再经管状流汇聚流。这一结构还可一定程度地缩减滴露的重力加速过程,减小撞击底面的反弹力度。

冷却器的作用搞清楚了,“筒形器”的主要功能看出是在于聚合气体及其冷凝后的液体(可称“汽馏水”),于是“筒形器”可称之为“筒形甑”了。而盛放水和酒醅的鍑(或称“袋”或“锅”),主要功能便是加热煮馏。这样,就由内冷却器、筒形甑和煮馏鍑构成了蒸馏器的碁本组合。可以使用各种瓶、罐、盆来当接酒器。

是的,这套所谓的蒸馏器,实际上是用来“煮”的,将发酵好的液态、粥态、乃至固态的酒醅,通过熬煮,利用酒水分离度数的差异,分离出酒精。就是温度达到六十度以上时,酒精化为气体上浮,进入冷却状态,经过冷却,通过另一二口径流出来,流出来的就是酒,在那个时代也会取得高达20度以上的酒。也就是“煮馏酒”(钱耀鹏语)。

在七十年代,东北的农村几乎每个县都有以“烧锅”命名的村庄,当时禁止农民私自酿酒,尤其是粮食酒。根据一些插队知青的所见所闻,但逢民俗中重要的传统节日,农民还是要偷偷烧酿白酒。为了省事,在酿造过程中,将粮食进行蒸煮过后,进行发酵,成了块状后,称为“酒醅”,以大黄米(黏米)的成型状态更好。将酒醅放进大锅里的水中,盖上特质的白铁皮、带“窝沿”的大锅盖,以劈柴引火烧煮。水开了后,在锅盖四周加上冷水管,直接用井水冷却,锅盖大多外伸两根流管(也有四根流管的),可以直接接酒。当然最后还是“窝沿”里的酒多。“煮馏”够时间后,酒糟能够整块的收取乃至分配。

而且用煮馏的方式出酒量大。

(笔者本人在插队中见过这种烧锅)

对于这种“煮馏”方式酿酒,很多研究者常举的例证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

在青海省的以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代表的湟水河及其支流区域,传统青稞酒酿造工艺普遍采取外接承露的煮馏技术。目前这种工艺在纳顿庄园青稞酩馏酒大作坊还能看得到。

根据参观者的记述:煮馏方管自上而下穿过冷却缸(目前可以加注冰块,长时间以来是加注冷水的);加热汽化的混合型气体再经冷凝,便完成了煮馏分离、提纯过程,蒸发和冷却单元具有桥联并列式的结构特点。这种传统的煮馏方式,不但在工厂作坊中使用,在湟水流域两岸,依然流行于民间,民间甚至可见锅盖连接两根管子、两个冷却缸的煮馏分离技术。这和新莽的工艺相差无几。

在云南香格里拉市《原中旬县)葛丹·松赞林寺西边的小街子村,藏族家酿的青稞酒,甚至还采用更加古朴的内接式煮馏分离方式。煮馏用具甚至以缸代替釜甑,直接架于灶台之上。青稞酒醅与水一起加入缸内,加水量似以不漫过酒醅为准。以桶为接酒器,直接置于煮馏缸内,只是不清楚有无固定措施(以防因沸腾而倾斜)。以圜底或小平底盆作为冷却器皿,置于缸口并加注凉水(和蒸馏用的“天锅”相似)。最后以抹布缠绕密封缸口。防止气体泄漏。明显不同于作坊酿酒的是,藏族家酿青稞酒还保留着现煮现饮的突出特点。在现煮现饮的煮馏过程中,冷却水和接酒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予以更换。这情形令人联想到一些古代壁画和传说,如“青梅煮酒论英雄”。

在海南省,煮馏工艺普遍采用外接分离方式。尤其采用了一种别具特色的煮馏分离用具,即亚腰形甑式蒸馏器,在年,几乎每个黎族家中都有这种酿酒用具。甑形蒸馏器以亚腰为界,上部略小于下部,亚腰内部为中部高而周边低的穹隆形“箅隔”。

环绕箅隔中央分布有3个椭圓形孔,孔缘保留有因切割而形成的凸棱,系自下而上切割制坯所致;使用时还可用酒糟或面泥加高孔缘凸起,以阻止掉落在底面中央的酒液回流锅内;箅隔边缘一侧有一下斜的管状流,使用时可套接加长。煮馏锅一般采用普通炊事用锅,只要能架起甑形蒸馏器并可密封即可。配合这种熬煮式蒸馏器的冷却器皿,一般不宜使用圜底或尖底器,而应以穹隆底面最为合适,也可代之以微具穹隆特征的盆类器皿,以使冷凝的酒液散聚于底面边缘,最终掉落于箅面周边较低处。很明显,这种蒸馏器虽类似于甑,但功能和使用方法却完全不同。煮馏时,酒醅并非置于甑形蒸馏器的穹隆形算隔之上,而是与水直接置于锅内。至于甑形蒸馏器的箅隔,除了汽化后的气体可穿孔而上之外,另一重要功能就是汇聚冷却后滴落的酒露,并通过箅隔一側下斜的液管实现外接酒露的分离效能。

无疑,这种熬煮式蒸馏技术依然相当普遍地存在现代酿酒工艺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