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讲第四单元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第四单元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年以来,世界多地发生了新冠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84”消毒液、双氧水和“一次性口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正确的有()

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5;W与Y同族;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W的单质为常见气体,其水溶液具有漂白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B.元素X的氢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C.Z的氧化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D.W的单质与过量的铁反应产物为FeW2

4.由我国地质学家首次发现的香花石被誉为“矿石熊猫”。它由X(Ca)和前18号元素中的5种组成,分别为Y、Z、W、R、T。其中Y、Z为金属元素,X、Z同主族,Y、Z、R、T位于同周期,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R2、WR2两种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不相同B.原子半径:TRZ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XZ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T

5.X、Y、Z为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其相关性质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ZYB.Y与Z二者氢化物反应的产物含离子键

C.Y的含氧酸均为强酸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原子2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甲、乙、丙、丁、戊是这四种元素的两种或三种形成的化合物,75%的甲溶液常用于消毒,戊是Z和X组成的10电子分子,常温下己溶液显中性,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W>X

B.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甲和丙

C.己溶于水后促进了水的电离

D.W的氢化物不一定比Y的稳定

7.X、Y、Z、M、Q、R皆为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位于第三周期ⅠA族

B.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盐或碱

C.简单离子半径:M->Q+>R2+

D.Z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Z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X<Y<Z

B.化合物Y2Z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Y、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均能溶解氧化铝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

9.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丙<丁<戊B.金属性: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10.现有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W分别与X、Y、Z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每个甲、乙、丙分子中均含10个电子,Y和Z化合生成丁,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WZYX

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C.化合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乙甲丙

D.Y与W、Z都只能形成两种化合物

11.一种新型试剂(如图)可用于洗涤羊毛等,已知Z、Y、X、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Y、W为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W、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W和X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少量W单质保存在煤油中

B.W、X、Y对应原子半径顺序为:WXY

C.该试剂中各元素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YO3

12.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Z<M

B.X、N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

C.Y、R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R

D.简单离子的半径:Z>M>X

13.某小组为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资料:稀溴水呈黄色;浓溴水呈红棕色;碘水呈棕黄色。

(1)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Ⅰ中ⅰ和ⅱ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Ⅱ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得出氧化性Br2>I2。

②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反思,认为实验Ⅱ不能充分证明氧化性Br2>I2,他补做了实验Ⅲ。

补做实验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实验Ⅰ和Ⅲ,得出Cl2、Br2、I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的氯水都是实验前新制备,其制备的方法是将氯气通往蒸馏水中使其充分溶解而得到。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来制备氯水,下列对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甲装置中所用药品为浓盐酸和二氧化锰

B.若在装置乙、丙之间增加一个如图(a)所示装置,制备的氯水更纯净

C.为提高氯水的制备效率,可在丙装置中的长玻璃管下端接一个如图(b)所示的多孔球

D.为了充分吸收尾气并防止倒吸,丁装置可选用如图(c)所示装置

14.X、Y、Z、R、W为常见的主族元素,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元素W在周期表中位置_____。

(2)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用电子式表示X和R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

(4)下列对于W及其化合物的推断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W的最低负化合价与R的最低负化合价相同

②W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弱于R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W的单质可与X和R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④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

(5)为验证卤族部分元素单质氧化性的递变规律,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A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②棉花中浸有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为验证Br2与I2的氧化性强弱:通入一定量R的单质,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_____。该实验必须控制加入的R单质的量,否则得不出Br2的氧化性比I2强。理由是______。

④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卤族元素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______。

15.I.锶(Sr)原子序数为38,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关于锶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锶能与冷水剧烈反应

b.锶的失电子能力比钙强

c.Sr(OH)2的碱性比Ca(OH)2弱

d.氧化锶是碱性氧化物

II.高纯六水氯化锶晶体(SrCl2·6H2O)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61℃时晶体开始失去结晶水,℃时失去全部结晶水。用工业碳酸锶粉末(含少量Ba、Fe的化合物等杂质)制备高纯六水氯化锶晶体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已知常温下,NaCl溶液、BaCl2溶液呈中性,而MgCl2、CuCl2溶液呈酸性。常温下,SrCl2溶液pH_____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步骤③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调节溶液pH至8~10,宜选用的试剂为_____。

a.稀硫酸b.氢氧化锶粉末c.氢氧化钠d.氧化锶粉末

(3)步骤⑤中,洗涤氯化锶晶体最好选用_____。

a.水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锶饱和溶液

(4)工业上用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选择的适宜温度范围是_____(填字母)。

a.50~60℃b.70~80℃c.80~℃d.℃以上

16.金属镓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它与铝同主族,曾被称为“类铝”,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工业制备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元素Ga位于Al的下一周期,写出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CO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Al、G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由流程图可知酸性:Al(OH)3>Ga(OH)3B.Ga2O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GaCl3

C.Ga(OH)3可由Ga2O3与水反应得到D.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AlGa

(3)图中涉及到的Al、Na、O三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

(4)步骤二中不能通入过量的CO2,理由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工业上通常用电解精炼法提纯镓。某待提纯的粗镓内含Zn、Fe、Cu杂质,以NaOH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在电流作用下使粗镓溶解进入电解质溶液,通过某种离子迁移技术到达阴极,并在阴极放电析出高纯镓。(离子氧化性顺序为:Zn2+Ga3+Fe2+)

①下列有关电解精炼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其主要电极反应式:Ga-3e-═Ga3+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在阴极除了析出高纯度的镓之外,还有H2产生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Fe

②阴极析出高纯度镓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

(6)氮化镓在电和光的转化方面性能突出,是迄今理论上光电转化效率最高的材料。氮化镓(GaN)的一种制备方法是采用GaCl3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A.Y为F元素,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没有正化合价,故A错误;

B.X的氢化物为烃,烃分子中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

C.Z为Na元素,钠的氧化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C正确;

D.W为Cl,W的单质氯气为强氧化剂,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与反应物过量情况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4.B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R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R为O元素;Y、Z、R、T位于同周期,即处于第二周期,T元素无正价,则T为F元素;X、Z位于同主族,X为Ca元素,则Z为Be元素;Y为金属元素,则Y为Li;X为Ca元素,则由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则(20+8)÷2=14,推出W为Si元素,符合题意,据此解答。

A.XR2、WR2两化合物CaO2、SiO2,CaO2中O元素为1价,SiO2中O元素化合价为2,R的化合价不相同,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Y为锂元素、Z为铍元素、R为氧元素、T为氟元素,位于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向右半径在减小,即原子半径:YZRT,故B错误,符合题意;

C.X为钙元素、Z为铍元素,金属性CaBe,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氢氧化钙氢氧化铍,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W为硅元素、R为氧元素、T为氟元素,非金属性FOSi,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T,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X、Y、Z为短周期非金属元素,X单质与氢气在暗处爆炸,得到的氢化物水溶液pH小于7,则X为F元素;Y单质与氢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得到的氢化物水溶液pH小于7,则Y为Cl元素;Z单质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得到的氢化物水溶液pH大于7,则Z为N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A.Z为N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Y为Cl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最外层电子数Y>Z,A选项错误;

B.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的氯化铵中含有离子键,B选项正确;

C.Y为氯元素,含氧酸中HClO为弱酸,C选项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Cl,故HCl的稳定性比HF弱,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6.B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原子2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则Z为N元素;甲、乙、丙、丁、戊是这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75%的甲溶液常用于消毒,则甲为乙醇(CH3CH2OH);戊是Z和X组成的10电子分子,则戊为氨气,X为H;结合转化关系可知,乙为H2O,丙为乙醛(CH3CHO),丁为CH3COOH,常温下己溶液显中性,应为醋酸铵,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X为H,Y为C,W为O元素,据此解答。

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W>X,故A正确;

B.甲为乙醇(CH3CH2OH),丙为乙醛(CH3CHO),二者都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不能鉴别乙醇和乙醛,故B错误;

C.根据分析,己为醋酸铵,醋酸铵溶于水后可发生双水解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故C正确;

D.Y为C,W为O元素,C的氢化物为烃,O的氢化物为水和双氧水,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在常温下为固态,其沸点大于水和双氧水,故D正确;

答案选B。

7.C由Y的化合价只有-2价推断Y为氧元素,X的半径比氧原子的半径小且只有+1价,则X为氢元素,M的最高正价为+7价,最低负价为-1,则M代表氯元素,Z的半径小于氯元素,且最低负价为-3价,最高价为+5价,则Z代表氮元素,Q只有+1一种化合价,且Q的半径大于氯原子半径,但小于只有+2价的R,故Q代表钠元素,R代表Ca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A项Q代表钠元素,Na为第三周期IA族,A正确;

B项X、Y、Z三种元素分析代表H、O、N,可以形成硝酸、硝酸铵和一水合氨,故B正确;

C项M-、Q+、R2+的半径大小应该为Cl->Ca2+>Na+,故C错误;

D项Z、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NO3和HClO4,都是强酸,故D正确。

答案为C。

8.C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核外电子数是9的元素是F,所以X是F,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一半的元素是Na,所以Y是Na,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的3倍的元素是S,所以Z是S,则W就是Cl。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XWZY,故A错误;

B.化合物Y2Z是Na2S,在Na2S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故B错误;

C.Y、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NaOH、HClO4,分别为强碱和强酸,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所以水溶液均能溶解氧化铝,故C正确;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FHClH2S,故D错误;

本题答案为C。

9.CA.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丙丁戊,A项错误;

B.根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金属性:甲丙,B项错误;

C.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金属性:丙丁戊,由于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氢氧化物碱性越强,故氢氧化物的碱性:丙丁戊,C项正确;

D.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则最外层电子数:甲乙,D项错误;

故答案选C。

10.C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W分别与X、Y、Z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分子均含有10个电子,由反应:单质X+乙→单质Y+甲,可知X为F2、乙为H2O、Y为O2、甲为HF,则W为H元素、X为F元素、Y为O元素,再由反应:丙+氧气→丁+水,可知丙是NH3或CH4,丁是NO或CO2,Z为C或N元素。

A.W为H元素,X为F元素,Y为O元素,Z为C或N元素,则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WXYZ,A错误;

B.Z为C或N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碳酸或硝酸,硝酸属于强酸,而碳酸是弱酸,B错误;

C.化合物甲是HF,乙是H2O、丙是NH3或CH4,水在室温下呈液态,HF、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物质的沸点增大,由于HF的分子的氢键比NH3的大,所以化合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乙甲丙;若丙是CH4,沸点比HF低,仍然存在关系乙甲丙,C正确;

D.O与H可生成H2O、H2O2,O可与C生成CO、CO2,与N生成NO、NO2、N2O3等多种氧化物,不是都只能形成两种化合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1.DZ、Y、W为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Z为第一周期、Y为第二周期、W为第三周期,所以Z为H元素;W形成+2价阳离子,应位于ⅡA族,且位于第三周期,所以W为Mg元素;X形成2个共价键,应位于ⅥA族,其原子序数小于Mg所以X为O元素;W、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核外层电子数,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2-1=3,Y原子序数小于O,则Y为B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A.Mg单质表面可以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不需要保持在煤油中,故A错误;

B.W、X、Y分别为Mg、O、B,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WYX,故B错误;

C.H原子最外层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Y为B位于第ⅢA族,最高正价为+3价,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YO3,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前7种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后7种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由原子序数可以知道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N为Si元素,R为Cl元素。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碱性强弱为:ZM,A错误;

B.X、N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由原子组成,属于共价化合物,B错误;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和非金属性有关,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Y>R,Y、R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R,C正确;

D.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简单离子的半径:MZX,D错误;

故选C。

13.(1)Cl2+2Br-=2Cl-+Br2(2)氧化性:Cl2Br2、Cl2I2(3)①溶液变蓝②排除可能存在的Cl2对Br2置换出I2的干扰(4)Cl2Br2I2(5)ABCD

(1)i中溴化钠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成黄色,说明生成溴单质,形成溴水溶液,氯水中含有氯分子将溴化钠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

(2)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实验Ⅰ中i氯水中含有的氯分子将溴化钠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氯水中含有氯分子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3)①取i中反应后的黄色溶液,加入KI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若淀粉溶液变蓝,说明反应生成I2,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Br2+2I-=2Br-+I2,说明溴水中的Br2将I-氧化为I2,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得出氧化性Br2I2;

②实验Ⅱ取i中的黄色溶液进行实验,i中反应后的黄色溶液可能含有过量的Cl2,Cl2将KI中的I-氧化为I2,不能准确证明一定是Br2将I-氧化为I2,故需要对i中反应后的黄色溶液加入足量的NaBr,确保溶液i中反应后的溶液不含Cl2,因此补做实验Ⅲ的目的是排除可可能存在的Cl2对Br2置换出I2的干扰;

(4)综合上述实验,得出三中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

(5)甲装置中圆底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方发生反应生成氯气,A正确;

混合气体通入到以装置中,HCl气体留在溶液中Cl2气体流出,但是气体流出时会带有少量的水蒸气,在乙装置后加入一个浓硫酸洗气瓶,可以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使气体更加纯净,B正确;

在丙装置长导管下放一个b装置,可增大氯气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提高氯水的制备效率,C正确;

利用c装置可以很好的吸收Cl2并防止倒吸,Cl2溶解在NaOH中时,球形管内外产生压强差,将液体压入球形管内,液体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又重新回到烧杯内,从而防止倒吸,D正确;

故选择ABCD。

(4)①W与R同主族,两者的最低负化合价均为-1价,①正确;

②R的非金属性强于W,则W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弱于于R的氢化物的稳定性,②正确;

③Cl2的氧化性强于Br2,故W的单质不能与X和R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置换反应,③错误;

④R的非金属性强于W,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弱,④错误;

答案选①②。

(5)①A中氯气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单质,离子方程式是Cl2+2Br-=Br2+2Cl-。

②氯气有毒,棉花中浸有的NaOH溶液防止污染空气,发生的用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ClO-+H2O。

③为验证Br2与I2的氧化性强弱:通入一定量R的单质,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该实验必须控制加入的R单质的量,若氯气过量,过量的Cl2也能与KI溶液反应置换成I2,得不出Br2的氧化性比I2强。

④卤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单质氧化性减弱。

15.I.第五周期ⅡA族;cII.(1)等于(2)BaSO4、Fe(OH)3;bd(3)d(a)a

I.锶(Sr)原子序数为38,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2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五周期ⅡA族;

a.锶的活金属性大于钙,所以锶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故a正确;

b.锶、钙同主族,锶的半径大于钙,所以锶的失电子能力比钙强,故b正确;

c.锶、钙同主族,锶的半径大于钙,Sr(OH)2的碱性比Ca(OH)2强,故c错误;

d.氧化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锶和水,氧化锶是碱性氧化物,故d正确;选c。

II.(1)SrCl2是强酸强碱盐,SrCl2溶液呈中性,pH等于7;

(2)SrCO3和盐酸反应后溶液中除含有Sr2+和Cl-外,还含有少量Fe2+、Ba2+杂质,然后加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加入过氧化氢,调节溶液pH可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过滤后滤渣为BaSO4、Fe(OH)3;调节pH除去Fe3+等,要不能引入杂质,最好选用氢氧化锶粉末或氧化锶粉末,故选bd;

(3)SrCl2·6H2O易溶于水,为减少晶体溶解,提高产量,洗涤氯化锶晶体最好选用氯化锶饱和溶液,选d;

(4)六水氯化锶晶体61℃时开始失去结晶水,℃时失去全部结晶水,则用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选择的适宜温度范围是50~60℃,故选a。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