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做03综合实验探究答案

白癜风如何治好 http://pf.39.net/bdfyy/jdsb/220321/10467294.html

1.

(1)烧杯、量筒、托盘天平(2)KCl(3)石墨

(4)0.09mol/L(5)Fe3++e-=Fe2+Fe-2e-=Fe2+Fe3+Fe

(6)取活化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出现血红色,说明活化反应完成

(1)由FeSO4·7H2O固体配制0.10mol·L-1FeSO4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并冷却至室温、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由FeSO4·7H2O固体配制0.10mol·L-1FeSO4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托盘天平、合适的量筒、烧杯、玻璃棒、合适的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烧杯、量筒、托盘天平;(2)Fe2+、Fe3+能与HCO3-反应,Ca2+能与SO42-反应,FeSO4、Fe2(SO4)3都属于强酸弱碱盐,水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HCO3-能与Fe2+反应,根据题意“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盐桥中阴离子不可以选择HCO3-、NO3-,阳离子不可以选择Ca2+,另盐桥中阴、阳离子的迁移率(u∞)应尽可能地相近,根据表中数据,盐桥中应选择KCl作为电解质;(3)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则铁电极为负极,石墨电极为正极,盐桥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石墨电极溶液中。(4)根据(3)的分析,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了0.02mol/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0.04mol/L,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0.05mol/L+0.04mol/L=0.09mol/L;(5)根据(3)、(4)实验结果,可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电池总反应为Fe+2Fe3+=3Fe2+,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则验证了Fe2+氧化性小于Fe3+,还原性小于Fe;(6)在FeSO4溶液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将铁电极浸泡一段时间,铁电极表面被刻蚀活化,发生的反应为Fe+Fe2(SO4)3=3FeSO4,要检验活化反应完成,只要检验溶液中不含Fe3+即可,检验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是:取活化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出现血红色,说明活化反应完成。

2.

(1)B(2)球形无油珠说明不溶于水的甲苯已经被完全氧化

(3)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避免在用盐酸酸化时,产生氯气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4)MnO2(5)苯甲酸升华而损失(6)86.0%C(7)重结晶

(1)加热液体,所盛液体的体积不超过三颈烧瓶的一半,三颈烧瓶中已经加入m的水,1.5mL甲苯,4.8g高锰酸钾,应选用mL的三颈烧瓶,故选B;(2)为增加冷凝效果,在反应装置中宜选用球形冷凝管,当回流液中不再出现油珠时,说明反应已经完成,因为:没有油珠说明不溶于水的甲苯已经完全被氧化;(3)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l-氧化。加入适量的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是为了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避免在用盐酸酸化时,产生氯气;该步骤亦可用草酸处理,生成二氧化碳和锰盐,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4)由信息甲苯用高锰酸钾氧化时生成苯甲酸钾和二氧化锰,“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一步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MnO2;(5)苯甲酸℃时易升华,干燥苯甲酸时,若温度过高,苯甲酸升华而损失;(6)由关系式C6H5COOH~KOH得,苯甲酸的纯度为:

(1)根据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结构可知该仪器为圆底烧瓶;a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2)根据装置图可知盛有KOH溶液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该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c中氯气在NaOH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结合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Cl2+2OHˉ=ClOˉ+Clˉ+H2O;根据氯气与KOH溶液的反应可知,加热条件下氯气可以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氯酸盐,所以冰水浴的目的是避免生成NaClO3;(3)氯气有毒,所以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尾气(Cl2);A项,Na2S可以将氯气还原成氯离子,可以吸收氯气,故A可选;B项,氯气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无法吸收氯气,故B不可选;C项,氯气可以Ca(OH)2或浊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故C可选;D项,氯气与硫酸不反应,且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会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故D不可选;故选AC;(4)b中试管为KClO3和KCl的混合溶液,KCl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所以将试管b中混合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少量(冷)水洗涤、干燥,得到KClO3晶体;(5)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说明1号试管中氯酸钾没有将碘离子氧化,2号试管中次氯酸钠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即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小于NaClO;碘单质更易溶于CCl4,所以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

4.

(1)碱煮水洗

(2)加快反应热水浴C

(3)将Fe2+全部氧化为Fe3+;不引入杂质防止Fe3+水解

(4)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5)NH4Fe(SO4)2·12H2O

(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容易水解,所以工业上常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清洗,即碱煮水洗;(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温度保持80~95℃,由于保持温度比较恒定且低于水的沸点,故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热水浴);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硫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为了防止倒吸可以加装倒置的漏斗,故选择C装置;(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H2O2,H2O2可以将Fe2+氧化为Fe3+,且H2O2的还原产物为H2O,不会引入新的杂质,故理由是:将Fe2+全部氧化为Fe3+,不引入新的杂质。因为H2O2本身易分解,所以在加入时需分量加入,同时为了防止Fe3+水解,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4)为了除去可溶性的硫酸铵、铁离子等,需要经过的步骤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5)设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NH4Fe(SO4)2x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x,1.5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8=27,则27/(+18x)=5.6%,解得x=12,则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NH4Fe(SO4)H2O。

5.

(1)增加固液接触面积,提取充分沸石

(2)乙醇易挥发,易燃使用溶剂量少,可连续萃取(萃取效率高)

(3)乙醇沸点低,易浓缩AC(4)单宁酸水(5)升华

(1)萃取时将茶叶研细可以增加固液接触面积,从而使提取更充分;由于需要加热,为防止液体暴沸,加热前还要加入几粒沸石;(2)由于乙醇易挥发,易燃烧,为防止温度过高使挥发出的乙醇燃烧,因此提取过程中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根据题干中的已知信息可判断与常规的萃取相比较,采用索式提取器的优点是使用溶剂量少,可连续萃取(萃取效率高);(3)乙醇是有机溶剂,沸点低,因此与水相比较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乙醇沸点低,易浓缩;蒸馏浓缩时需要冷凝管,为防止液体残留在冷凝管中,应该选用直形冷凝管,而不需要球形冷凝管,A正确,B错误;为防止液体挥发,冷凝后得到的馏分需要有接收瓶接收馏分,而不需要烧杯,C正确,D错误,故选AC。(4)由于茶叶中还含有单宁酸,且单宁酸也易溶于水和乙醇,因此浓缩液中加入氧化钙的作用是中和单宁酸,同时也吸收水;(5)根据已知信息可知咖啡因在℃以上时开始升华,因此该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是升华。

6.

(1)A(2)BD分液漏斗、容量瓶

(3)充分析出乙酰水杨酸固体(结晶)(4)生成可溶的乙酰水杨酸钠

(5)重结晶(6)60

(1)因为反应温度在70℃,低于水的沸点,且需维温度不变,故采用热水浴的方法加热;(2)操作①需将反应物倒入冷水,需要用烧杯量取和存放冷水,过滤的操作中还需要漏斗,则答案为:BD;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物,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这两个仪器用不到。(3)反应时温度较高,所以用冷水的目的是使得乙酰水杨酸晶体充分析出;(4)乙酰水杨酸难溶于水,为了除去其中的杂质,可将生成的乙酰水杨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酰水杨酸钠,以便过滤除去杂质;(5)每次结晶过程中会有少量杂质一起析出,可以通过多次结晶的方法进行纯化,也就是重结晶;(6)水杨酸分子式为C7H6O3,乙酰水杨酸分子式为C9H8O4,根据关系式法计算得:

模拟精做

1.

(1)①向工业Na2S中加水,边加边搅拌至固体不再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BaS溶液,至上层清液中滴加BaS溶液不再有浑浊产生。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后,冷却至20℃以下,过滤得到晶体

②取少量工业Na2S加水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若产生浑浊,则含有Na2SO3或(取少量工业Na2S加水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BaS溶液,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褪色,则含Na2SO3)

(2)①2Na2S+3SO2=2Na2SO3+3S↓②溶液中无浑浊现象

(3)①99.2%②偏高

(1)①利用硫化钡和杂质反应生成沉淀,且硫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并选择合适的温度结晶。实验方案为:向工业Na2S中加水,边加边搅拌至固体不再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BaS溶液,至上层清液中滴加BaS溶液不再有浑浊产生。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后,冷却至20℃以下,过滤得到晶体。②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能反应生成硫,硫不溶于水,或利用亚硫酸钠和硫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来检验,实验方案为取少量工业Na2S加水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若产生浑浊,则含有Na2SO3或(取少量工业Na2S加水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BaS溶液,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褪色,则含Na2SO3)。(2)①装置C中的反应分为两步,第二步反应为S+Na2SO3=Na2S2O3,体系没有硫,说明第一反应生成硫,则第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S+3SO2=2Na2SO3+3S↓。②因为第一反应生成硫,硫不溶于水,表现为沉淀,所以判断装置C中反应已经完全的方法是溶液中无浑浊现象。(3)①n(K2Cr2O7)=0.0mol·L-1×0.L=2×10-4mol,根据方程式可得出关系式:K2Cr2O7~3I2~6Na2S2O3,反应的Na2S2O3的物质的量n(Na2S2O3)=2×10-4×6mol=1.2×10-3mol,原1.g样品中含Na2S2O3的物质的量n(Na2S2O3)=1.2×10-3mol×5=6×10-3mol,

(1)装置B中盛装碳酸钠溶液的仪器的名称是三颈烧瓶,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通过观察装置A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来调节气体的流速;(2)在装置B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生成Cl2O,从0价降到-1价,生成NaCl,其化学方程式为2Cl2+Na2CO3=Cl2O+CO2+2NaCl。若无冷却装置,Cl2O在C以上分解为Cl2和O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3)在搅拌下,将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KClO饱和溶液中即可制取K2FeO4,根据原子守恒可判断反应中还有硝酸钾、氯化钾和水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如果铁离子过量,则生成的K2FeO4在Fe3+催化作用下会发生分解;(4)高铁酸钾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高铁酸钾被还原为亚铁离子,再用硫代硫酸钠来滴定碘单质,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得出其关系式:FeO42-~4I-~2I2~4Na2S2O3,滴定碘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0mol/L×15.00ml×10-3=0.mol。则高铁酸钾的质量为0.mol÷4×g/mol=0.g,高铁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3.

(1)蒸馏(烧)瓶液封,防止空气进c中将甘氨酸亚铁氧化

(2)K3K2Fe(OH)2

(3)2H2NCH2COOH+FeSO4+2NaOH=(H2NCH2COO)2Fe+Na2SO4+2H2O(4)ac

(5)①将粗产品置于一定量的冰醋酸中,搅拌,过滤,洗涤,得甘氨酸的冰醋酸溶液

②ad

先打开K1、K3,铁屑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同时产生氢气,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之后关闭K3,打开K2,通过产生的气体将b中溶液压入c中;c中盛放甘氨酸和少量柠檬酸,在50°C恒温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器不断搅拌,然后向c中滴加NaOH溶液,调溶液pH至5.5左右,使反应物充分反应,反应完成后加人无水乙醇,降低甘氨酸亚铁的溶解度,从而使其析出。(1)根据b的结构特点可知b为蒸馏烧瓶,d中导管插入液面以下,可以形成液封,防止空气进入c中将甘氨酸亚铁氧化;(2)关闭K3,打开K2,产生的气体可将b中溶液压入c中;pH偏高可能生成Fe(OH)2沉淀;(3)反应物有甘氨酸、硫酸亚铁以及NaOH,已知生成物有甘氨酸亚铁,结合元素守恒可知方程式应为2H2NCH2COOH+FeSO4+2NaOH=(H2NCH2COO)2Fe+Na2SO4+2H2O;(4)a项,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柠檬酸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故a正确;b项,空气排尽后也会有氢气生成,气泡产生的速率与空气是否排尽无关,故b错误;c项,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所以加入乙醇可以降低其溶解度,使其从溶液中析出,故c正确;d项,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用水洗涤会造成大量产品损失,故d错误。故选ac;(5)①甘氨酸和甘氨酸均易溶于水,但甘氨酸亚铁难溶于冰醋酸,而甘氨酸在冰醋酸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可将粗产品置于一定量的冰醋酸中,搅拌,过滤,洗涤,得甘氨酸的冰醋酸溶液;②已知高氯酸为标准液,甘氨酸为待测液,甘氨酸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液的体积成正比。a项,滴定时未用高氯酸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需多滴标准液,使甘氨酸的测定结果偏高;b项,.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滴定管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滴定后俯视使标准液读数偏小,会使甘氨酸的测定结果偏低;c项,摇动锥形瓶时有液体溅出,待测液物质的量减少,所滴加的标准液也会减少,使甘氨酸的测定结果偏低;d项,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标准液读数偏大,使甘氨酸的测定结果偏高;故选ad。

4.

(1)三颈(烧)瓶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2)2Cu2++SO32-+2Cl-+H2O=2CuC↓+SO42-+2H+(3)3.5

(4)过滤速度更快防止产品氧化

(5)C→B→A温度降至常温(或上下调节量气管至左右液体相平;或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点相平)

(1)根据仪器的结构和用途,甲图中仪器1的名称是三颈烧瓶;仪器2的构造中有连通管,该构造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2)乙图是体系pH随时间变化关系图,随反应的进行,pH降低,酸性增强,Cu2+将SO32-氧化,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2Cu2++SO32-+2Cl-+H2O=2CuCl↓+2H++SO42-;(3)丙图是产率随pH变化关系图,pH=3.5时CuCl产率最高,实验过程中往往用CuSO4-Na2CO3混合溶液代替Na2SO3溶液,其中Na2CO3的作用是及时除去系统中反应生成的H+,并维持pH在3.5左右以保证较高产率;(4)抽滤所采用装置如丁图所示,其中抽气泵的作用是使吸滤瓶与安全瓶中的压强减小,跟常规过滤相比,采用抽滤的优点是可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写一条);洗涤时,用“去氧水”作洗涤剂洗涤产品,作用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同时防止CuCl被氧化。(5)氢氧化钾会吸收二氧化碳,盐酸挥发出的HCl会影响氧气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故C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B中盛放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氧气,A中盛放CuCl的盐酸溶液吸收CO,D测定氮气的体积,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C→B→A→D;用D装置测N2含量,读数时应注意温度降到常温,上下调节量气管至左右液面相平,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

(1)Na2SO3作还原剂,CuSO4作氧化剂,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SO32-+2I-+H2O=CuI+SO42-+2H+;(2)CuI中的亚铜离子和碘离子均能被浓硝酸氧化,氧化产物分别为Cu2+和I2,还原产物为N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I+8HNO3(浓)=2Cu(NO3)2+2NO2↑+I2+4H2O,其中NO2为红棕色有毒气体,需在通风条件下进行、I2为紫黑色,故填红棕色、紫黑色、通风条件下进行、2CuI+8HNO3(浓)=2Cu(NO3)2+2NO2↑+I2+4H2O;(3)因为碘单质受热易升华,故采用蒸馏法提纯碘单质。用到的仪器有A烧杯、C石棉网(防止温度过高,升华速度大于冷凝速度)、D酒精灯、F装冷水的圆底烧瓶用于冷凝。其装置为把粗碘放入烧杯内,将装有冷水的烧瓶放在烧杯上,垫上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其连接顺序为DCAF,故填DCAF;(4)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煮沸蒸馏水是为了防止水中溶解的氧干扰实验;准确量取溶液的体积用滴定管量取;用于指示碘单质时,通常用淀粉作指示剂,淀粉遇碘显蓝色,这里用碘标准溶液滴定维生素C,所以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锥形瓶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30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根据题意消耗点标准液的物质的量为n=cV=cV×10-3mol,由反应方程式可知25mL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为cV×10-3mol,则ag样品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为10×cV×10-3mol=cV×10-2mol,质量为m=nM=cMV×10-2g,

7.

(1)除去酸雾(2)易升华(3)B处有气泡产生适当加热F处

(4)Cl2+2OH-=Cl-+ClO-+H2O(5)80.00%

(6)FeCl3·6H2O+6SOCl2=FeCl3+12HCl+6SO2铁氰化钾

潮湿的氯气通过浓硫酸时,水与浓硫酸相遇放出大量的热使三氧化硫逸出,三氧化硫遇到瓶内的空气中水蒸气形成酸雾,C中五氧化二磷的作用是除去酸雾,干燥的氯气和铁粉在D中反应生成氯化铁,因氯化铁易升华,到达E、G后重新凝华收集得到氯化铁,反应不完的氯气用I中NaOH溶液吸收,H中无水氯化钙防止I中水蒸气进入G中使氯化铁水解。(1)由分析可知,C中P2O5的作用是除去酸雾;(2)在E、G处收集产物是利用了FeCl3易升华的性质;(3)实验过程中若F处出现堵塞,则氯气将到达B处,看到有气泡产生,然后进入NaOH溶液中与NaOH反应;氯化铁易升华,则可通过适当加热F处,使实验能继续进行;(4)Ⅰ中未反应完的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小组同学对Ag2S转化为AgCl的原因提出假设:认为Ag+可与Cl-形成AgCl43-,从而降低c(Ag+),加入Cl-是使Ag2S发生转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因此做了对比实验,增大氯离子的浓度,再取上层清液加水稀释没有看到白色沉淀出现,认为假设二不合理;(3)有文献表明,HNO3能使Ag2S转化为Ag2SO3,①用硝酸浸泡硫化银固体,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把硫化银氧化,生成亚硫酸银白色沉淀,加浓氨水后,亚硫酸银和氨水反应转化为银氨溶液,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会生成白色的亚硫酸钡沉淀,所以加入浓氨水,使白色沉淀a中的SO32-进入溶液中,以便后续检验,②若白色固体b中含有亚硫酸根,则向白色固体b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亚硫酸根离子;(4)综合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溶解度较大的银盐转化为Ag2S较容易;而使Ag2S转化为溶解度较大的银盐不容易,如果要使Ag2S转化为溶解度较大的银盐可采取加入加入合适的试剂,使之转化为更难溶的硫化物;或者加入合适的氧化剂,将S2-氧化。

9.

(1)KSCN溶液(苯酚溶液不得分,其它合理答案给分)

(2)4Fe2++4H++O2=4Fe3++2H2OAg+与I-生成了沉淀,降低了的浓度

(3)可能由氧化产生Fe2++Ag+=Fe3++Ag向1mL0.1mol/LFeSO4溶液中加入1mL0.1mol/LAgNO3溶液,出现灰黑色固体后,取上清液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假设成立

(4)反应生成的Ag作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答到催化作用就给分)

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如果没有装置B直接通入C装置中,会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发生倒吸现象,故装置B的作用是防倒吸;(2)C中反应至pH=4.1,说明溶液显酸性。Na2CO3显碱性,Na2SO3显碱性,NaHCO3显碱性,而NaHSO3显酸性,故C中溶液主要溶质为NaHSO3;(3)将步骤③C中NaHSO3溶液加热至过饱和结晶脱水生成焦亚硫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2NaHSO3=Na2S2O5+H2O;若温度稍过高,NaHSO3会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亚硫酸钠,亚硫酸钠可能被氧气氧化成Na2SO4,故溶液中可能生成Na2SO3(或Na2SO4);焦亚硫酸钠具有强还原性,也被O2氧化,故为了制得较纯净焦亚硫酸钠,要步骤③中注意控制温度和隔绝空气;(4)发生的反应有:①S2O52-+2I2+3H2O=2SO42-+4I-+6H+;②2S2O32-+I2=S4O62-+2I-;开始I2与Na2S2O5充分反应,I2还剩余,再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剩余的

11.

(1)氯水溶液变血红色

(2)绿色晶体变为红棕色粉末

(3)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4)①将气体冷凝②取U型管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含有H+,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42-

(5)①mL容量瓶②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③0.

(1)检验绿矾中Fe2+的方法是取样溶于水,滴入硫氰化钾溶液,Fe2+不能使硫氰化钾溶液变为血红色,加入氯水,氯水将Fe2+氧化为Fe3+,Fe3+使硫氰化钾溶液变为血红色。(2)装置A中绿矾加热分解生成Fe2O3、SO2、SO3和H2O,装置A硬质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绿色晶体变为红棕色粉末。(3)因为绿矾加热分解生成SO2,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SO2,防止污染环境。(4)①SO3与H2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SO3被水吸收,装置B中冷水的作用是冷凝SO3气体和H2O。②证明B装置U型管中的溶液为硫酸溶液,可取U型管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含有H+,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42-。(5)①配制mL绿矾样品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②用酸化的KMnO4溶液滴定绿矾样品,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即为滴定终点;③硫酸酸化的KMnO4与样品溶液Fe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0FeSO4+8H2SO4=K2SO4+5Fe2(SO4)3+2MnSO4+8H2O,可得关系式KMnO4~5FeSO4,25.00mL待测液消耗n(KMnO4)=0.L×0.0mol/L=0.mol,则.00mL待测液消耗n(KMnO4)=0.mol,则n(FeSO4·7H2O)=n(FeSO4)=5n(KMnO4)=0.01mol,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12.

(1)将硝酸铜溶液慢慢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搅拌(2)BC

(3)①EDBC②水③搅拌油浴加热④过滤后取滤液于试管中,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不变蓝色,脱氨完成。

(1)根据题目已知信息c.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大颗粒碱式碳酸铜的生成,由于入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而硝酸铜溶液显酸性,所以为了得到较大颗粒的碱式碳酸铜,混合碳酸氢钠和硝酸铜的操作方法是将硝酸铜溶液慢慢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搅拌。(2)A项,根据已知信息b.碱式碳酸铜在沸水中易分解,在空气中℃分解,推不能用沸水洗涤,故A错误。B项,抽滤时用倾析法先转移溶液,开大水龙头,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目的是避免沉淀损失,故B正确。C项,烘干时,若温度过低,则干燥速率太慢,温度过高则易使产品分解,根据题目给的信息可以直接判断,故C正确;D项,洗涤沉淀时,应开大水龙头,使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物,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物时,洗涤不充分,不能完全洗静。故D错误。故选BC。(3)①氨浸过程的正确操作步骤中,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随后才能开始实验。实验时注意上面是恒压分液漏斗,故不用打开乙。故顺序是EDBC。②实现氨的循环,所以用水吸收出来的氨气,形成氨水可以循环使用。③鼓入空气的作用除提供氧化剂以外,还可以是搅拌里面的固体,因为反应装置中是固体和液体的反应,所以氧气通入溶液中可以把固体搅动,起到搅拌的作用。④脱氨过程需要±5℃,采用适宜的加热方式是油浴加热,因为温度大于℃,且需恒定温度所以选择油浴。脱氨完全的检验方法实质是检验是存在氨气。采用过滤后取滤液于试管中,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不变蓝色,脱氨完成。

15.

(1)球形冷凝管b(2)饱和食盐水

(3)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4)关闭K2,打开K1、K3(5)ac(6)0.57

SnCl4极易水解,应在无水环境下进行进行,B装置制备氯气,由于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及水蒸气,乙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可以降低氯气的溶解,丙中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干燥氯气,并用氯气排尽装置中空气,防止影响实验;氯气与Sn在F处试管中反应生成SnCl4,无水四氯化锡是易流动的固体,可利用增大试管内的压强将其排出。(1)装置G为球形冷凝管,下口进水上口出水,故进水口为b;(2)装置C是吸收HCl气体,但不吸收氯气,用饱和食盐水;(3)装置B由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制备氯气,同时生成锰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4)无水四氯化锡是易流动的固体,可利用增大试管内的压强将其排出,故将生成的SnCl4排入接收器E中的操作是:停止加热装置F,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关闭K2,打开K1、K3;(5)SnCl2易被氧化,可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a项,FeCl3溶液(滴有KSCN),若溶液红色变浅,则有SnCl2,故a正确;b项,H2O2溶液,实验现象不明显,不能检验,故b错误;c项,溴水,若溴水颜色变浅,则有SnCl2,故c正确;d项,AgNO3溶液,SnCl2、SnCl4均能生成白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ac;(6)3kgSnCl4中含氯气的物质的量为g×13.0%÷71g/mol=5.5mol,其中的SnCl4含的氯元素相当于氯气的物质的量为2×g×87%÷g/mol=20mol,则所需要氯气至少25.5mol,体积为25.5mol×22.4L/mol=.2mL≈0.57L。

16.

I.水浴加热(1)恒压滴液漏斗②

(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3)重结晶(4)B

18.

(1)KC1O+6HC1(浓)=KCl+3Cl↑+3HO

(2)I和Cl易溶于CCl增大了反应物浓度

(3)分液漏斗、玻璃棒(4)HIO3+OHˉ=IO3-+H2O

(5)乙醇(或“酒精”“C2H5OH”)

(6)过量的SO将IO3-(或I)还原为I-(或3SO+IO3-+3H2O=Iˉ+3SO42-+6H或SO2+I2+2H2O=2I+SO42-+4H)(7)85.6%

(1)装置A氯酸钾和浓盐酸发生归中反应制取氯气,反应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2)由于Cl2、I2在水中溶解度小,在CCl4中溶解度大,装置B中的CCl4能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3)依据物质信息可知,B中反应后产生的HIO3主要在水溶液中且与CCl4互不相溶,所以必须采用分液法以获取碘酸溶液,分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分液漏斗、玻璃棒;(4)KOH和HIO3发生中和反应生成KIO3和水,HIO3属于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保留化学式,故离子方程式为:HIO3+OHˉ=IO3-+H2O;(5)KIO3难溶于乙醇,加入适量乙醇可以使KIO3从溶液中析出,故往中和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乙醇,经搅拌、静置、过滤等操作,得到白色固体;(6)依题意可知,少量饱和SO2水溶液能将KIO3还原为I2,但加入过量饱和SO2水溶液却无蓝色出现,说明过量的SO2能将IO3-、I2等还原为I,发生反应:3SO2+IO3-+3H2O=I-+3SO42-+6H或SO2+I2+2H2O=2I+SO42-+4H;(7)取0.0g产品于碘量瓶中,加入稀盐酸和足量KI溶液,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用0.0mol/L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