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吃的、穿的、医药、石油,还是把人们打扮得美美的化妆品都涉及一项技能——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刚刚结束的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山市获得两枚金牌,其中一枚就来自这个项目。获奖选手为中山市技师学院“85后”教师梁士钰。
这名语言诙谐幽默、善于总结的老师从教6年,也曾在企业检测部门工作7年。多次担任省、市级化学类技能竞赛的裁判,他指导的学生冯后熙夺得国家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同一项目第八名的好成绩。高徒出自名师,本次作为选手参加省赛夺金后,他总结说,“技能培养没有捷径,就是得多练,每一次都要做到S、H、E(安全、健康、环保)”。
据了解,本次比赛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化学分析(样品中甘油的含量测定)、仪器分析(样品中铁的含量测定)、有机合成(溴乙烷的制备)和电位分析(样品中混合碱的含量测定)。12月3日上午9时,穿上白大褂,戴上护目镜和口罩,走进比赛的实验室,梁士钰开始了持续3天、每天长达3.5-6个小时的比赛。除了考验体力,更多的是考验他的应变能力、基础知识储备和对实验原理的掌握。
不同的比赛环境,实验室的基础条件也参差不一,“这需要基础知识特别扎实,稍有差错都会影响结果和得分。”梁士钰举例说,在模块三有机合成中,当合成溴乙烷时,按照实验室原理,需要用到两支直形冷凝管。而当时比赛现场主办方提供的器具分别是一支直形冷凝管和一支球形冷凝管。很多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选手就“将就”使用了球形冷凝管。梁士钰没有慌乱,而是通过合理的时间统筹安排,先使用一支直形冷凝管进行蒸馏提取,同时完成其他的实验步骤,而后烘干直型管再次使用,最后成功在限时内完成了实验。
梁士钰说,这次比赛中有选手因为使用错误的药品产生有毒气体被裁判喊停,有部分选手没有完成实验,也有部分选手在完成实验后不够时间撰写实验报告,这都暴露出日常基本功还欠缺,“我常常对学生说,职业技能培养没有捷径,只有多练习,才能处变不惊”。
梁士钰补充说,作为世界技能大赛和多个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的常客,中山市技师学院培育了多名世赛优秀选手,对世赛的参与度和认知度正不断深化。他所任教的食品化工系有两名选手入选了“国家集训队”,其中一名是他的学生。自己多次有机会代表中山参与裁判工作,“对规则的熟悉和经验也是本次夺金的原因之一”。
来源:中山日报(记者徐钧钻王云)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