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钓鱼用药酒这件事,不少钓友都口耳相传,说是从古代就有的,暂且不说古代钓鱼用不用药酒,先说一件事情,在元代以前,我们中华民族说的酒,都是指黄酒,在宋元时期,传统的黄酒发酵工艺增加了一个流程,就是蒸馏,自此,才有了度数比较高的烧酒,但是在新中国之前,粮食蒸馏酒统统被认定为低端酒,换个说法,就是穷人才会喝的酒,上层人士自汉朝到民国一直以黄酒为主。黄酒,大家都知道,是属于酒曲复酿工艺,酒精度数撑死也就20度,在唐朝以前,酒精的最高度数不超过15度,再直白点,也就比现在大多数的啤酒度数差不了多少。
说这些有什么意思呢,就是药酒应该是中国独有的,但是中药酒诱鱼,这个就不太可能是古代传下来的了;为啥呢,黄酒,大约是3斤粮食出大约1斤酒,烧酒、白酒,大约是3斤粮食1斤酒,通过后期勾兑,成本是比较低的,黄酒的度数低,大约1斤能出2~3两酒;按这个比例来上看,说酒是粮食精华是毛病的;可以看出来,酒在古时候,占比最大的就是粮食,在古时候,耕牛都不能吃,历朝历代君王,国库稍有亏损就下达禁酒令,不是说喝酒多了治安不好,而是说酒特别糟蹋浪费粮食,所以以此推论,药酒用作医用是没问题的,但是用作钓鱼,那是比杀耕牛吃肉更夸张的事情(比如唐朝够有钱了把,武则天的侄子公然杀耕牛吃肉,直接被处斩)。可是药酒在现代,用在钓鱼诱鱼,还是很有效果的,那么药酒在垂钓中,起作用的到底是酒还是药呢?
不管是什么酒,最大的一个效果都是祛除腥味,这一点,不管是葡萄酒、米酒、黄酒、白酒,功用都是类似,所以说但凡给的药酒配方,说药酒可以用在腥味饵料,比如虾粉、蚕蛹粉、藻粉这些,那基本就是扯谈,完全没有任何常识的。同时要记住,酒味饵料,不同于药酒,比如腥味饵料,添加酒糟等酒味饵料,是不会消除腥味,但是加药酒,腥味就会被祛除。
药酒,使用在钓鱼中,起作用的作用有三个,一个是味型扩散,一个是营养,一个是提味,那么分别有什么样的讲究呢?
一、药酒可以使饵料味型在水中快速传播
这点,其实只要是白酒、烧酒,酒精度数不低于53的乙醇类制品都有这样的功效,饵料也好,小药也好,香味的组成都有固定化学分子式,用化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这些香烃不溶于水,但是溶于酒精,酒精溶于水,自然能便于香烃的传导,这个和是不是药酒没有什么关系。
二、酒能带来大量兴奋感
白酒、烧酒中主要就是乙醇和水,乙醇能给摄入的动物带来大量的兴奋感,比如冬季大家都说喝两口白酒暖暖身子,其实就是喝白酒之后,大脑会发生强烈的兴奋感,这种乙醇带来的兴奋感在没有达到临界值之前都是无害的,所以某种程度而言,药酒对鱼来说也就类似兴奋剂或者毒品一样的存在。
三、酒能提高某些独特的味道
鲫鱼好甜香,鲤鱼嗜甜臭,草鱼喜食腐酸,鲢鳙嗜酸甜臭腐,这些都是鱼种不同导致生理需求不同导致,就类似南方人口味相对清淡,北方人饭菜口感偏咸;而酒,尤其是白酒,能对山奈、丁香、麝香、八角、大小茴香、桂皮药材提高香味浓度的作用,记得以前在湖北的时候,有钓友用黄酒泡过这些材料,发现八角、大小茴香、桂皮等材料泡完之后根本不出味,所以与其说是酒种不同,还不如说是酒精度数不同。
结语,为啥没说哦53度以下的酒呢?因为用曲酒酿酒的行家介绍,多数纯粮大曲酿造的白酒,出酒的时候都是52.6%~52.9%左右的酒精含量,后来为了市场细分,人工添加勾兑之后,区分为42度的低度酒,50度左右的高度酒,为什么大多数药酒泡制都要求用曲酒,这里说的曲酒,大多是指以大曲固态发酵工艺酿制的白酒,出酒的度数大约就是50度,其他的类似小曲酒、混曲酒、麸曲酒,因为工艺原因吧,发酵时间短,酒精度数并不高,并不适合泡制药材。
注:以上说法并不属于权威解读,系本人查阅资料及咨询有关行业的老师傅自己总结出来,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尽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