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综合题
21.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摩/升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烧瓶B的作用是________;烧瓶C的作用是________;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________。
(2)实验时,U型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长颈漏斗H中应加入________。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________。
(4)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________;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________。
22.(1)Ⅰ.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检验茶叶中铁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
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加入6mol·L-1的盐酸时为了加快铁元素的浸出速度,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血红色溶液不能说明茶叶中的铁元素一定是+3价的,原因是________。
(4)Ⅱ.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装置来制备乙酸乙酯,
甲装置中右边导管未插入溶液中的目的是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分离出乙酸乙酯的操作是________,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选择)。
A.烧杯B.容量瓶C.分液漏斗D.蒸馏烧瓶
(6)乙装置优于甲装置的理由________(写两条)。
23.碳铵是一种较常使用的化肥,它在常温下易分解.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铵的成分存在疑问,时行了如下探究.
(定性实验)检验溶液中的阴、阳离子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盐酸,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另取少量碳铵放入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石蕊试纸变蓝色.
(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碳铵中所含有阴离子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碳铵与足量NaOH溶液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
(3)(定量试验)测定碳铵中C元素和N元素质量比.该兴趣小组准确称取ag碳铵,加热使之分解,并把产物通入碱石灰中,如图1所示.
碳铵固体应放在________中进行加热.
A.试管B.蒸发皿C.烧瓶D.坩埚
(4)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尾气处理的装置可以选用如图2中的________;
(5)若灼烧后没有固体残余,称量U形管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为bg.由此测得N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g.
24.某化学课外小组所做实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表示气体流向,M是一种纯净而干燥的气体,Y为另一种气体,E内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实验所用物质只能由下列物质中选取:Na2CO3、Na2O2、NaCl、Na2O、CaCl2、(NH4)2CO3、碱石灰等固体及蒸馏水。据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A中所用装置的主要仪器和药品是________。
(2)B中所选的干燥剂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3)C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制取Y气体的D装置所用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制取Y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21.(1)普通铁粉(或铁粉);作为水蒸气发生器(或用来产生水蒸气);防止水倒吸(或用作安全瓶);氢气(2)固体NaOH(或碱石灰、CaO等碱性固体干燥剂);6mol/LHCl(3)A、B、E高温
(4)Fe3O4+4H2===3Fe+4H2O(5)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氢气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普通铁粉(或铁粉);烧瓶B的作用是作为水蒸气发生器(或用来产生水蒸气);烧瓶C的作用是防止水倒吸(或用作安全瓶);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氢气;(2)实验时,U型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固体NaOH(或碱石灰、CaO等碱性固体干燥剂),长颈漏斗H中应加入6mol/LHCl;(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A、B、E;(4)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高温
Fe3O4+4H2===3Fe+4H2O;(5)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点燃氢气。22.(1)过滤(2)搅拌;适当加热(3)空气中的O2能将Fe2+氧化为Fe3+(4)防倒吸(5)分液;AC(6)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原料损失较少;不易发生副反应;干燥管下端插入液面下,可以防倒吸同时又可以减少乙酸乙酯的挥发等
Ⅰ.(1)操作①得到固体和溶液,既是固液分离,所以是过滤;(2)加入盐酸后为了提高浸出速率,依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可采取的方法是搅拌,适当加热;(3)由于茶叶灼烧,空气中的O2能将Fe2+氧化为Fe3+,故加入KSN溶液后变成血红色,不能说明茶叶中的铁元素一定是+3价的。
Ⅱ.(4)反应为可逆反应,挥发出来的有乙酸,乙醇,乙醇极易溶于水,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故导管未插入溶液中的目的是防倒吸;(5)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液体与液体分层,分离的操作是分液,分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分液漏斗,故AC正确;
23.(1)HCO3﹣;CO32﹣(2)NH4++OH﹣=NH3↑+H2O、HCO3﹣+OH﹣=CO32﹣+H2O(或NH4++HCO3﹣+2OH﹣=NH3+CO32﹣+2H2O)(3)A(4)A(5)(a﹣b)14/17g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盐酸,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为碳酸钙,盐中阴离子可能HCO3﹣、CO32﹣;再另取少量碳铵放入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石蕊试纸变蓝色,则气体为氨气,则原固体中含铵根离子,(1)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阴离子可能为HCO3﹣、CO3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HCO3﹣、CO32﹣;(2)碳铵与足量NaOH溶液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NH4++OH﹣=NH3↑+H2O、HCO3﹣+OH﹣=CO32﹣+H2O(或NH4++HCO3﹣+2OH﹣=NH3+CO32﹣+2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NH4++OH﹣=NH3↑+H2O、HCO3﹣+OH﹣=CO32﹣+H2O(或NH4++HCO3﹣+2OH﹣=NH3+CO32﹣+2H2O);ag碳铵,加热使之分解,碱石灰增重为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尾气处理为氨气,(3)因加热装置后连接U形管,则选择仪器只能为试管,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4)尾气处理,应防止倒吸,B不能防止倒吸,C中气体收集时导管应短进,D中为密闭容器可能会炸裂,只有A装置收集及防倒吸,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5)灼烧后没有固体残余,称量U形管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为bg,则氨气的质量为(a-b)g,则含N质量为(a-b)14/17g,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14/17g;24(1)带铁圈的铁架台、试管、酒精灯、导管、单孔塞、(NH4)2CO3(2)碱石灰;吸收水和二氧化碳(3)
(4)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塞、导气管;2Na2O2+2H2O=4NaOH+O2↑(5)3NO2+H2O=2HNO3+NO
碳酸盐分解干燥后M是一种纯净而干燥的气体,只有(NH4)2CO3分解,M只能氨气,B为碱石灰,Y为另一种气体,当与M气体反应时Y气体过量,E内有棕色气体产生,则C中生成NO,D为氧气,E为NO2,F中含有水,通入二氧化氮生成硝酸,则(1)A中加热分解(NH4)2CO3产生氨气,所需要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试管、酒精灯、导管、单孔塞;(2)碳酸铵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由上述分析可知,B中所选的干燥剂是碱石灰,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碳和水;(3)C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是氨的铂催化氧化产生的NO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Y为氧气,Na2O2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氧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所用的主要仪器是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塞、导气管;(5)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