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古人,都会想到古装电视剧里彪形大汉,走进酒肆叫着:“小二,一坛好酒,二斤牛肉。”尤其是《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们更是成了标配。大碗喝酒、不拘小节、仗义执言,江湖气十足。在古代的酒肆里,装酒的不论瓶,不论杯,而是坛,最小也是壶,点酒的时候,酒量小的,来一壶,酒量大的,那就是来一坛,两坛……就连那些看着文弱的文人们都要来个斗酒诗百篇。
据说唐玄宗时,有一天玄宗在宫中听曲,可听来听去,全是听腻了的老歌词,十分乏味无趣,于是就下令让当时在翰林的大诗人李白进宫写点新词,以供娱乐。可待从们却怎么也找不到他,最后在一个酒馆里才发现了喝得大醉的李白,听说让他进宫,他醉着酒说,“我是天上的酒仙,皇帝哪里管得着我!”,待从们无奈,好说歹说,他才敞着衣襟,晃晃悠悠的进了宫,玄宗看了,很生气,非要让他写诗,李白强睁着眼,大笔一挥,一会儿便写出了十多首新词,玄宗一一看过,赞不绝口。后来杜甫听说了这件事,便写了《饮中八仙歌》除了写当时的七位豪饮诗人外,特别描述了李白这段酒后豪情和才气,写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也是李白酒仙之称的由来。
看着那股豪气,是不是又向往,却酒力不从心呢?而且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盛酒的器皿都要比现代人的大,难道古人真的都是“千杯不醉”?
我们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酿酒工艺更是千年之久,可以追溯到商朝,当时酿酒的洒曲并不是特别好,方法也比较粗糙,酿的酒比较浑浊,这种酒纯净度比较低,古诗:“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说的就是这种酒。这种酒的度数很低,大约在10度以下。
汉唐时期,酒曲改进成了以大麦,小麦、大米等原料为主,发酵效果也更好了,制作出来的酒品类也多起来,度数大概在8-9度左右。
到了有名的宋朝,酿酒工艺得到更大的提升,可以根据气候和季节控制酒曲,得到更加醇香的酒,度数也提高到了10几度。所以当时的梁山好汉还是要有一定酒量的,尤其是武松的“三碗不过冈”应该是当时比较高的度数,武松喝了18碗,酒力还是相当可以的。
元朝时期游牧民族传来了蒸馏技术,酒的品质大大提高,到了明朝的时候已经可以酿60度的酒了。所以电视剧里明清时期的人们喝酒,都变成了小小的酒杯,不再用大的酒器了。所以说,不是古人们的酒量好,是当时的酒精度数并没有那么高,不然武松恐怕三碗真的就倒下了,醉酒是一定的。
所以古人酿酒的原料和工艺在不断提高,酒的原料非常重要,而且古人们也在不断追求精华的高度酒,四川五粮液新零售管理有限公司出品的五粮液酒是公司主导产品,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谷物为原料,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以古法工艺配方酿造而成,是世界上率先采用五种粮食进行酿造的烈性酒,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还需窖池老,五粮液始建于年的明初古窖池群,其中明清古窖口,正是这些古窖池群赋予了五粮液的独特风格和香味。而其传统酿造技艺也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名酒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