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措施一一万融实验

初期白癜风治疗费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067989.html

一、总论

1.目的。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手册。

2.适用范围。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依据。

(1)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4)《生物安全试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5)《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

(6)《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7)《人间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8)《人间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

(9)《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10)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4.修订。国家及卫生部门涉及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发生修订更改时,本手册相应作出修订。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消毒和卫生防护

1.医务人员卫生防护制度。

(1)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工作服一般每周更换1次。

(2)实验室接触标本均为可疑污染物,操作前均应戴好乳胶手套,手套破损要及时更换,工作后脱手套用速干手消毒剂洗手,或用流动水洗净。

(3)采血检查的操作者手卫生做到一人一消毒。

(4)离开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脱掉手套;不能穿工作服到院外活动。

(5)使用、处理能够通过黏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应佩戴护目镜,穿防护服,必要时使用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6)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污染应立即更换。

(7)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区内,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

2.病人消毒。

(1)采血检查应选取病人无红肿、破损、伤痕的部位。

(2)按要求消毒采血部位,一般先用碘伏,再用75%酒精消毒该部位,干后采血,做到一人一针一巾一带。

(3)推片不得直接接触创口皮肤取血。

3.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

(1)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严格分开,黑色垃圾袋装生活垃圾,黄色垃圾袋装医用垃圾。

(2)装盛垃圾的垃圾桶应用脚踏式或加盖儿。

(3)固体医疗垃圾在装满3/4时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地点,必要时套双层垃圾袋,防止锋利物刺破垃圾袋发生泄漏。

(4)液体垃圾如病人尿液、胸腹水、呕吐物按4片/L含氯消毒片(mg/片)投放,使有效氯浓度为mg/L,作用30min倒入下水道。

(5)锐利物应及时投入专用锐器盒,在装满前或48h之内及时更换。

(6)一般的化学废弃物可直接排入下水道。

(7)血细胞球分析仪废液含氰化物,应放入含氯消毒片(mg/片),使有效氯浓度为mg/L,30min后倒入下水道。

4.重复使用检验器材处理。

(1)重复使用的器材用后应浸入含有效氯mg/L消毒液4h,再清洗干净。

(2)蒸馏水冲洗数遍,干燥后备用。

5.各种物面及地面消毒。

(1)各种物表及台面每日用mg/L含氯消毒剂(mg/片含氯消毒片1片加入1L水中)擦拭;用紫外线消毒时,灯管离台面不宜超过1m,时间不少于30min。

(2)地面用浸有~mg/L有效氯消毒液拖把拖地。

6.空气消毒。

(1)实验室开窗通风30~60min,保证空气流通。

(2)空气消毒也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时间应大于30min。

7.化验单消毒。

(1)要保持化验单干净,避免被检验材料污染。

(2)被污染的化验单,可用微波炉中火消毒2min后发出。

(3)未被污染的化验单,可随时发出。

8.消毒液配制及监测。

(1)正在使用的消毒液应有标识。

(2)按消毒剂说明书要求配制消毒液。

(3)配制好的含氯消毒剂应使用相应方法进行浓度监测。

三、感染性材料管理

1.指定专人负责感染性材料管理。

(1)检验科专人负责保管适量的感染性材料。

(2)保存登记,如保存的菌(毒)种在专卡上详细记录下列内容:菌(毒)株名称、分离与移种日期。

(3)特定的感染性材料应双人双锁保管。

(4)保管人员若调离工作,须先办妥移交手续,经科负责人批准方可离职。

(5)感染性材料的使用,应在专卡上详细记录。

2.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3.感染性材料的运输。

(1)运输时的包装系统,由内到外分别为主容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a.主容器必须防水、防漏,建议采用密闭、带螺旋盖的塑料容器,并贴上指示内容物的适当标签。b.辅助容器为防水、防漏、结实及能密闭的塑料管或瓶,在主容器和辅助容器之间应填塞足量的吸收性材料。c.在外包装内附有详细的信息单,在外包装外醒目位置贴有生物危险标识。

(2)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培养物的单位需必须向省卫生厅提交相关申请材料,获得相关准运证书后,由专人专车运输;护送人员不少于2人,且接受过专业培训,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运输专车上备有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运输过程发生泄露时,要有效地采取防护、消毒等应急措施,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