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白酒的历史非常复杂,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但有必要在此简要总结一下。首先需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蒸馏技术是什么时间发明的?人们从何时开始蒸馏酒精?人们在何时产生了饮用蒸馏过的酒精的想法?人们从何时开始量产蒸馏酒精,以便让普通的酒鬼可以接触到它?
粗略的答案是,古希腊人在多年前就已经了解了蒸馏技术,但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曾蒸馏过酒精。相反,他们浪费了自己的发明,用它来生产饮用水。大多数学者把蒸馏酒精的发明归功于公元10世纪北非形形色色的阿拉伯科学家。但这些人是炼金术士,他们感兴趣的是化学,对喝醉酒不(一定)感兴趣。
对此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艾布·努瓦斯曾提到过白酒,但是没有人能准确地阐述清楚,并且这种观点也没有在非洲或欧洲得到认可。在这之后,还出现了各种各样有希望的线索:有些东西听起来好像是白酒,但也可能不是。比如说,在12世纪,亨利二世手下的一些英格兰士兵兴高采烈地洗劫了爱尔兰的一处修道院。
当时他们发现了一些装着某种不知名饮料的大桶,喝下这种饮料之后喉咙火烧火燎,并且很快就醉得洋相百出。这听起来像是白酒,也真有可能是,因为修道院毕竟既是科研中心,也是饮酒中心。但这也可能只是加了香料的高度麦芽酒。其究竟为何我们无从得知。
中世纪有关炼金术和医药方面的书籍通常是用密码编写的,或者写得十分含混,因而也无助于我们了解白酒的历史。但在15世纪左右,我们开始发现有关蒸馏酒精的记载,这些酒精主要用作药物,剂量很少。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的是,一些病人可能觉得自己的药口感不错,并且能让自己醉倒。这些人希望得到更多这种药物,但当时它依然非常昂贵。年,苏格兰的詹姆斯四世从一家修道院买到了几桶威士忌——当时被称作阿瓜维特火酒。
这份订单相当于几百瓶,超过了治病所需的药量。但是詹姆斯四世身为国王,是能够买得起的。而修道院是个特殊机构,可能是极少的几个能够量产白酒的地方。年之后,英格兰出现了一家出售阿瓜维特火酒的酒吧——就在伦敦市郊。当时这仍然是一种全新的酒精饮料,大多数人甚至从未听说过。
之后,在17世纪下半叶,西欧开始疯狂地消费白酒。法国人一下子接受了白兰地,荷兰人开始喝杜松子酒。与此同时,英国人正忙于内战,之后清教徒们统治了英国,这些人对白酒不太感兴趣。接下来到了王政复辟时期(—年),英国的贵族纷纷从法国逃了回来,带回了各种各样新发现的酒品:香槟、味美思和白兰地,它们成了贵族的饮品。
但是英国人对他们这些刚刚法国化的贵族不太相信。年,局势发展到了紧要关头,英格兰人把他们的君王流放回法国,并且从荷兰请来了新的君主,他们是威廉和玛丽。正是威廉带来了杜松子酒。君主、士兵、宗教、饥饿与杜松子酒杜松子酒在英格兰流行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君主、士兵、宗教以及结束世界饥饿。如果仔细想一下,这些理由都十分充分。
有些历史学家还会加上“对法国人的仇恨”这一条,那就有五方面的原因了。第一,君主方面的原因。国王威廉三世喜欢杜松子酒,班荷兰士兵喜欢杜松子酒,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他们是荷兰人,二是因为杜松子酒能够激励荷兰士兵,让他们特别勇敢。
时至今日,我们还将这种勇敢称为荷兰人之勇(酒后之勇)。第三,在这一时期,欧洲国家之间战争不断,通常是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战争。英格兰与荷兰都是新教徒的国家,因此英格兰的士兵同荷兰士兵并肩战斗,同他们喝一样的酒,回国后体内还残留着喝杜松子酒宿醉的感觉,并且也喜欢上了杜松子酒。可以说,杜松子酒既是军人的酒,也是新教徒的酒。第四,结束世界饥饿。
从远古时期,或许甚至在那之前,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曾遭遇过粮食歉收的问题。在正常年份,农民们生产的粮食刚好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不会产生多余的粮食,因为他们没办法销售。但是偶尔会遇上粮食歉收的年份。出现这种情况时,就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了,但这时农民却没有丝毫的不安。
农业经济学中有个有趣的现象:粮食歉收意味着粮食产量减少,产量减少意味着粮价升高,高粮价意味着农民在歉收年份的收入同他们在丰收年份的收入一样多,而且付出的劳动要少一些。受到粮食歉收影响的是那些穷人、需要粮食的人以及政府。政府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为它不得不忍受穷人和需要粮食的人的抱怨以及他们引发的骚乱。威廉三世认为自己解决了这一问题。
杜松子酒是用粮食酿造的,其中粮食质量并不十分重要。粮食在经过发酵和蒸馏之后,你是品尝不出质量差别的。因此,假如他能够让杜松子酒在英格兰流行起来,那他就可以为正常年份剩余的粮食找到巨大的市场。这就意味着在遇到粮食歉收时,就会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弥补空缺。多余的粮食可能质量不是最好的,但还是可以吃的。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永远地解决饥荒问题。
但要想做到这一点,他必须让杜松子酒真正变得非常受欢迎才可以。为此,必须让杜松子酒比啤酒更容易弄到手才可以,必须使其完全免税,放弃管制,谁想蒸馏就可以蒸馏。同时,还必须禁止从法国进口白兰地。威廉三世已经这样做了,因为同英国所有明智的君主一样,他已经同法国开战了。
这就是日内瓦夫人——她母亲是荷兰人,父亲是一个英国二等兵,她本人比较排外——到达庞大的伦敦大都市的过程。伦敦需要日内瓦夫人年的伦敦是欧洲最大的城市,这就有一个问题。英国社会秩序井然,因为人们按照很小的社会单元生活在一起,尤其是以村庄为单元,那里没有正规的警察机关,因为村庄不需要这样的机构,大家彼此都认识。
当时也很少有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国内法,因为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法律。只要是生活在村庄内,每个人与其他所有人的关系都非常紧密,社会压力足以确保社会规范正常运行。即使有一星半点的流言蜚语和抱怨情绪,社会也是井然有序的。没有人能够超出自己的身份地位,没有人能够装什么大尾巴狼,没有人能够摆脱他们的过去。当时甚至出现了一种社会保障体系——教区。
任何一个穷困潦倒的教区居民都可以向教区求助,得到一些帮助,尽管不多,但绝对贫困通常是可以避免的。后来所有人都迁往伦敦。他们不是一起来的,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他们也可能是一起来的。当时社会上有传言说伦敦的街道都是用金子铺成的,男人们可以来此淘金,女人们可以来此嫁得金龟婿。
在伦敦,一切皆有可能,任何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当时的伦敦与众不同。说句公道话,那个时期的伦敦的确非同寻常。当时除了伦敦,英格兰人口超过2万的城市只有两个,而伦敦的人口是60万。之前从没有人见过类似的庞然大物。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全新的。可能没有任何人认识你。
当时如果你走在大街上遇不到任何一个自己认识的人,那会是令人惊讶的。所以这种事发生在伦敦非常令人惊讶,以至有人专门在报纸上撰文讨论这件事。你也可以乔装打扮。如果你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绅士,没人会知道其实你并非一个绅士。这也令人非常惊讶,因为这是从根本上对整个社会秩序的欺骗。
那个外表看起来像个绅士的家伙可能根本就不是,而另外一个衣衫褴褛的家伙可能昨天还是个绅士——当时发生了第一次剧烈的股市暴跌,被称为南海泡沫事件。伦敦市里有许多人自称自己战功赫赫,如果你不尊称他们一声“上校”,他们是会揍你的。你可以随意扮作什么角色,没人知道你到底是何许人也,因此你总能够瞒天过海。一切皆有可能,包括绝对贫穷。社会保障中的教区制度的关键就在于,它只在你当地的教区有效。在伦敦,如果你穷困潦倒,那只能靠自己了。
结语
并非只有你自己这样。伦敦有大量贫穷人口,他们居住在以威斯敏斯特和伦敦东区为中心的贫民窟和棚户区,生活在这里的人极其悲惨,他们需要忘记这种悲惨的生活,需要某种完全不加管制的酒,能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喝得酩酊大醉,并且这种酒要完全免税,这样才能非常便宜。他们需要喝酒,一直喝到醉倒在乞丐的床上为止。他们需要日内瓦夫人慈母般的安慰。或者,就像那句常见的酒馆广告所说的那样:“一分钱喝个饱,两分钱喝个倒,穷小子来喝酒,一分钱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