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第四届国际蒸馏酒技术高峰论坛在宜宾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雷、李景虹,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陈坚,荷兰皇家工程院院士LucasNoldus,江南大学原副校长徐岩,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教授MichaelC.Qian等3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共探蒸馏酒发展新趋势,共享蒸馏酒技术科研新成果。
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出席论坛并致辞;总工程师杨韵霞,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蒋文春,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岳松出席论坛;股份公司技术总顾问赵东作学术报告。
国际蒸馏酒技术高峰论坛汇聚全球蒸馏酒行业顶尖专家及领军人才开展蒸馏酒行业最高端技术对话,是行业前沿技术交流国际平台。本届论坛由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承办。以“创新驱动共酿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荷兰、土耳其、斯洛文尼亚、韩国、墨西哥等10个国家的20余位国际嘉宾,以及四川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20余个国内知名高校顶尖专家团队,共设有特邀报告6场、主题报告28场。主题报告围绕“行业发展与国际化”“感知与消费科学”“酿造技术与创新”“酿造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行业焦点话题展开,旨在加强全球蒸馏酒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白酒产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中国白酒国际知名度及影响力。
曾从钦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是“传承”与“创新”的积聚,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典型代表和行业龙头,五粮液坚持平台引领,聚力科技攻关,深化产学研用,始终坚持在守正中寻求新发展,在创新中谋求新突破。立足蒸馏酒行业发展全局,五粮液要牢牢把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强化基础领域、关键环节、前沿方向的技术攻关,强化产业生态的掌握能力、统筹能力、对接能力,全面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生态链协同发展。五粮液愿与各位院士专家一道,创新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围绕绿色生态、窖池认知、酒度认知、风味与老酒认知、饮酒与健康等重点方向联合攻关,重塑白酒的价值体系,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愿与蒸馏酒行业同仁一道,在“生态、品质、文化、健康、社会责任”方面做到“五个典范”,创新交流与合作机制,共建蒸馏酒行业命运共同体、共享和美新未来。
赵东在“酿造技术与创新”分论坛上,作题为《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与科学诠释》的学术报告。以“一极三优六首创六精酿”工艺为切入点,全面展示了五粮液独特的酿造微生态研究现状、独有“包包曲”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窖泥微生态研究、白酒风味研究、五粮液健康因子等方面的重大突破。面向未来,五粮液将继续搭建更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持续引进一流技术人才,打造行业领先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强力支撑公司和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继续围绕白酒酿造微生物、发酵机理及调控等基础研究以及白酒智能化酿造等方面加深应用研究。围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持续推进高效创新,推动白酒行业发展。
论坛上,“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白酒微生物研究分中心”揭牌。该中心是立足行业发展全局,以保障白酒酿造核心酿造菌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基础,按照世界一流水平搭建的菌种保藏平台,现已收藏五粮液酿造微生物菌种余种、余株、余份备份,将为五粮液乃至中国白酒技术创新及生产应用提供全面的菌种资源。
近年来,五粮液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以科技项目为引领,依托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统揽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瞄准白酒酿造领域科技前沿攻关核心瓶颈难题,积极参与、共创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科研项目,获13项国际领先水平成果、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20余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30余项,拥有专利余项,成果数量行业领先,科研创新成效显著,以科技创新不断塑造企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