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酒动不动就以坛计,还不带醉酒,古代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454953.html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酒文化更是历史悠久,包括现代人,家里来了个朋友或者是请客吃饭,没有点好酒都有点不好意,我们在读史书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古人喝酒时“海量”,比如那位与战神陈汤一起上演“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奇迹的韩延寿将军,就能做到“饮酒石余”,而西汉名臣于定国更能“食酒至数石不乱”。还有到了北宋,当时的宰相张齐贤在一次宴会上边吃边饮,最后足足喝了一大缸酒。

古代这些人的“豪饮”要是放到今天能吓死人,似乎对于古人来说,喝上好几坛不会醉算是个起步,这样的量让今天的酒场高手汗颜,但是这事可不能光看表面,我们要看事情背后的原因,那就是古时候的酒因为酿造技术等等的原因,度数肯定是比不上现在的,可能还没有大家理解的那么高。

古代的科技水平十分有限,不管是哪方面都是比较原始的办法来制造的,比如从上周到唐宋末年,中国的酿酒技术几乎没有什么突破,基本都是发酵酒,而那时候的发酵一般酒精度数到10度左右就停止了,所以10度酒在古代来说已经是非常高纯度的酒,这也就是古人动不动就豪饮的原因。

这只是理想的情况下,这样的10度的酒也不是那么容易酿造出来的,这里涉及到了酿造技术的演进,据《汉书》总结,东汉的酒度数,就要比西汉高得多。西汉时“粗米二斛曲一斛”,就能得“成酒六斛六斗”,但东汉时却是“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也就是说出酒量变少了,但是酒的度数升高了,价格自然也就提高了,出现了“斗酒至千钱”的情况,这样说来,西汉那几位“豪饮”的要是到东汉酒量就不算什么。

东汉技术有提高,但是和之后的朝代在工艺以及酿造技术上相比,差距也还是比较大,东汉时的酒曲是“块曲”,基本都是手工捏出来的,到了北魏时期才出现了模具生产,到了唐宋就有了人工接种技术,这让酒的生产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那时候名贵的红曲也才得以量产,但是即便这样,这些发酵酒的度数最高也就到十五度左右,而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演进,一直到了明朝才有了烧酒,也就是我们今天餐桌上的蒸馏酒,这种就很快后来居上,成了国人餐桌上的最爱。

而中国本土的蒸馏白酒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依旧有争议,但是蒸馏的普及要从元代开始,但是这些蒸馏酒需要大量的粮食,古代本身就是自然的小农经济,如果大量的粮食拿去酿酒,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国家的粮食危机,明朝人的饮酒消费就非常惊人,每年仅“烧酒”,就要“烧”掉的粮食是个天文数字。但是明清时期粮食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所以这个时期的酿酒工艺和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酒的度数也不断提高,但是这也隐藏着巨大的粮食危机,酒再好,如果消费过度,那么换来的就是一场灾难,甚至可能出现灭国的情况。

所以别被史书或者电视剧里面的“豪饮”吓到,那些人的酒量未必就比你好,只是大家看这些酒文化注重的是那种豪气干云的感觉,至于酒量的问题无足轻重了吧,中国的酒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历史的兴衰在酒文化中也可以窥探一二,大家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